发展光伏产业,既是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抓手,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带动产业链升级和就业,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注入持久动力的重要举措。今年,自治区政协委员虎久强、汪洋将目光聚焦在光伏产业,从多角度积极建言,助推我区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固原农村分布式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调查统计,“十三五”期间,固原市在产业发展薄弱的23个乡镇,利用村民庭院、屋顶和农村公共闲置区域发展分布式光伏,建成光伏电站79个,年收益2734万元,不仅推动了农村清洁用能,而且有效带动农民稳定增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该产业发展中仍存在部分乡镇还有大量具备发展分布式光伏的闲置资源未利用、资金投入不足影响项目实施、光伏电价较低影响企业投资热情等问题。”自治区政协委员虎久强在《关于支持固原发展农村分布式光伏产业的提案》中建议,立足宁南清洁能源转型基地建设,将固原农村分布式光伏项目纳入全区“十五五”新能源项目总体规划,并在项目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支持市县政府整合衔接资金、发展壮大村集体资金和其他相关涉农资金,支持农村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出台相应政策,分布式光伏上网电价稳定在合理区间,并适当提高企业补贴标准,提升企业投资积极性和低收入农户收益稳定性。加大产业薄弱的乡镇农村电网改造力度,优先考虑实施分布式光伏项目接网工程,根据安装情况,配套扩大农村变压器容量,为光伏项目并网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聚力推进工商业光伏建设
近年来,我区在光伏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工商业光伏建设领域,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自治区政协委员汪洋在《关于加大工商业光伏建设的提案》中建议,组织专业力量对宁夏全区适宜工商业光伏建设的屋顶资源和闲置土地进行全面普查,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工商业光伏建设中长期规划,明确各地区、各阶段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制定专门针对工商业光伏建设的补贴政策,明确补贴标准、补贴方式以及补贴期限,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和透明度,吸引企业积极投资建设光伏项目。
建立跨部门的工商业光伏项目审批协调机制,由政府牵头,明确各部门在审批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实现审批流程的一站式服务,大大缩短项目审批时间,降低企业的建设成本和项目推进难度。通过多种渠道向工商业企业宣传光伏发电的优势,特别是详细介绍其能够降低用电成本、提高企业能源自主性等方面的好处,让企业充分认识到参与光伏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为企业提供光伏技术咨询服务,帮助企业了解光伏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等技术要点。建立健全光伏项目运维服务体系,鼓励专业运维服务提供商的发展,为企业提供可靠的运维保障,消除企业对技术和运维的担忧。加大对宁夏电网的投资力度,根据工商业光伏建设的发展趋势,提前规划和建设电网接入设施,增加电网接入容量,缩短接入点距离,确保光伏项目能够顺利并网发电。 (蔡睿晓)